本文目录一览:
- 1、为什么奥斯曼的耶尼切里从未尝试过篡夺奥斯曼皇位?
- 2、对欧陆风云4中种思潮的简单分析
- 3、世界版图上的亮点(26)——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 4、你认为哪个国家首都的名字最好听呢?
- 5、奥斯曼禁卫军是如何废立苏丹的?
为什么奥斯曼的耶尼切里从未尝试过篡夺奥斯曼皇位?
为什么奥斯曼的耶尼切里从未尝试过篡夺奥斯曼皇位?答案在于早期近代帝国框架下,耶尼切里的军事奴隶阶层难以获取合法性,只能通过废黜苏丹来表达不满。然而,在1703年埃迪尔内事件中,耶尼切里希望终结苏丹制,建立共和国,但这未能成功。奥斯曼帝国的国家认同与王朝、宗教和科斯坦丁尼耶紧密相连。

巴耶济德的败逃和鲁斯坦帕夏的去世,成为苏莱曼决定对巴耶济德施以致命一击的关键因素,他的家族在锡瓦斯的命运因此而改变。这场继承斗争,反映了奥斯曼帝国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宫廷权力的微妙平衡,其中,个人恩怨、政治谋略与家族利益交织,决定了苏莱曼一世最终的选择。
耶尼切里的疯狂行为,实质上是奥斯曼帝国权力失衡和衰落的象征,它的存在成为帝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节点。
对欧陆风云4中种思潮的简单分析
我们首先要探讨的是如何通过提升发展度来影响种思潮的过程。在欧陆风云4中,省份发展度的提升直接影响思潮进度,初始提升需要50点,但通过法令“鼓励开发”能减少10%的花费,即节省5点。不论哪种思潮,法令效果相同,都是减少5点。如果省份有修正,总花费是修正值与50的乘积。
首先,我们要探讨的是如何通过提升发展度来影响种思潮的过程。在欧陆风云4中,省份发展度的提升直接影响思潮进度,初始提升需要50点,但通过法令“鼓励开发”能减少10%的花费,即节省5点。不论哪种思潮,法令效果相同,都是减少5点。如果省份有修正,总花费是修正值与50的乘积。
世界版图上的亮点(26)——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在1453年征服君士坦丁堡后,伊斯坦布尔逐渐成为该城的官方名称,与“科斯坦丁尼耶”的名字并用。在奥斯曼帝国时期,伊斯坦布尔曾被称为“高门”,源于奥斯曼帝国皇宫托普卡帕宫的高门。
在世界版图上,土耳其堪称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连接着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从亚洲的亚美尼亚高原,到伊斯坦布尔这座国际大门,土耳其地理位置至关重要。作为奥斯曼帝国的遗产,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特别是后者,犹如心脏般输送着历史的脉搏。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璀璨的瞬间照亮了文明的天空。首先,是1453年的拜占庭陷落,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破君士坦丁堡,将其改名伊斯坦布尔,标志着一个帝国时代的终结。
公元前658年始建于巴尔干半岛东端、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口西岸,位于金角湾与马尔马拉海之间地岬上,称拜占庭。伊斯坦布尔始建于公元前660年,当时称拜占庭。公元324年,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从罗马迁都于此,改名君士坦丁堡。1453年成为奥斯曼帝国首都,习惯上称为伊斯坦布尔。
奥斯曼土耳其将首都迁到这里,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从此,世上再无君士坦丁堡,只有伊斯坦布尔。1451年,21岁穆罕默德二世从父亲那里继承了苏丹之位,相比他的父亲,他更加年轻、狂热、醉心于功名,他决心要超越历代奥斯曼苏丹,建立举世无双的大帝国。
在1929年,土耳其国家博物馆的马里尔埃德亨在伊斯坦布尔托普卡比宫清理文物时,意外地发现了羚羊皮制成的地图。
你认为哪个国家首都的名字最好听呢?
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它是名字最长的城市,也是我认为名字最好听的城市。
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Stockholm)以其葱郁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景观相映成趣,为城市增添了一份宁静与活力。 尽管香格里拉(Shangri-La)这个名字源自中国的云南省,但其寓意“世外桃源”让许多欧洲人心驰神往。
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Shangri-la)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下辖市及首府所在地,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横断山区腹地,是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地,也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景区所在地。
菲律宾:首都马尼拉Manila——长满马尼草之地,马尼草是一种水草。如今,马尼拉的河流污水横流,蚊虫滋生,而马尼草已难觅踪迹。金融中心马加智Makati——瘙痒之地,makati在当地语言中意味着瘙痒。过去这里是荒草丛生、蚊虫肆虐的无人区,因而得名。
爱德华:可能是指某个以爱德华命名的城市或地区,但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名称。 新德里:印度的首都,德里市的一个区,是印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马达加斯加:位于非洲大陆东南部的岛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岛国。
奥斯曼禁卫军是如何废立苏丹的?
1、当苏丹有改革军事体制的打算时,禁卫军以政变形式阻止改革或干脆换掉一个苏丹。禁卫军发生政变是一个偶然因素,很多时候是禁卫军们担心影响自己的收入和待遇,聚集起来讨论解决办法。一般情况下,他们要求改善待遇和停止改革,并派出代表与苏丹谈判,苏丹或大维齐尔会出面妥协或安抚禁卫军,让他们回到营地。
2、于是,禁卫军的势力越来越膨胀,甚至能够废立苏丹。 18世纪的时候,禁卫军势力很大,但战斗力却已经很弱了,完全沦为乌合之众。大量闲杂人员混进了禁卫军,领着薪水,但训练几乎没有。而兵变却愈发频繁,只要不合意就发动兵变,禁卫军已成为帝国的痈疽。 此时的奥斯曼帝国,面对北方新兴强敌俄罗斯,毫无抵抗力。
3、穆拉德一世重伤倒下,米洛什·奥布拉维奇被卫兵当场被禁卫军砍死。随后穆拉德一世因重伤去世,长子随即被宣布为新苏丹,即巴耶济德一世。鉴于皇权的统治地位,巴耶济德一世下达了第一个命令,就是用弓弦勒死弟弟雅库布。从巴耶济德一世开始,奥斯曼帝国开始了王室自相残杀的血腥历史。
4、而禁卫军掌握的特权是他们成为一个特殊的集团,后来就利用自己卫护王宫的职责开始干涉苏丹的废立,终于招致灭亡。
5、主要原因是 不满于要效仿欧洲的军队条例改编等,还是要按照以往传统的穆斯林规矩来操守军队,而当时的苏丹马哈茂德二世血腥镇压了7次叛变!而1826年是最后一次,就此苏丹亲兵退出历史舞台!历史背景是:十七世纪中及大土耳其战争后,奥斯曼帝国军的表演下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