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博罗季诺战役战场环境
博罗季诺村位于科洛查河北岸,靠近新斯摩棱斯克大道,河流汇集了科洛查河、沃伊纳河、斯托尼茨河和谢苗诺夫卡河。科洛查河向北流注莫斯科河,两岸地形陡峭。俄军阵地右翼在科洛查河与莫斯科河之间的环形地带,左翼则在乌季察村丛林中的老斯摩棱斯克大道附近。

博罗季诺战役是拿破仑对俄战争中最激烈、最血腥的一场战役。整整一天,双方近30万士兵相互猛烈攻击,这是法俄狂热与激烈的一次大碰撞。即使是最精锐的部队也未能取得决定性的成果。战斗结束后,宽8公里的战场上布满了双方士兵的尸体。最后,这场战争以巨大的消耗战和大血腥载入史册。
这个故事中还包括了两场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会战——莱比锡会战和博罗季诺会战——和其他无数令后世战争史学家沉迷其中的华彩篇章,它同时提供了许多关于当时欧洲社会政治和文化的信息,从俄国视角来看,整个故事也具备了那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一个幸福的结局。
年9月7日,拿破仑率领法军获得了极为艰难且浩大的博罗季诺战役的战术胜利,双方均损失惨重,俄军优秀指挥官巴格拉季昂亲王、火炮指挥官库来索夫战死。9月16日,拿破仑进入莫斯科。
拿破仑一生有很多经典战役比如:土伦战役、皮埃蒙特之战、洛迪战役、卡斯奇里恩战役、里沃利会战、马伦哥战役、乌尔姆战役、奥斯特里茨战役、耶拿-奥尔施泰特战役、瓦格拉姆战役、莱比锡战役、第一次意大利战争、曼图亚争夺战、金字塔大战、特拉法加大海战、阿斯珀恩-埃斯灵会战、博罗季诺会战、滑铁卢。下面举两个著名的战役。
莫斯科保卫战的作战经过
这时,秋雨季节开始了;泥泞的道路给两军都带了不便,它在阻碍德军进攻的同时也妨碍了苏联红军的防守,双方的许多作战车辆都陷入泥泞中了,还有部分车辆需要坦克拉出。(并不是某些资料说在十月初期下了大雪) 顽强抵抗 莫扎伊斯克防御线成了莫斯科接近地上的主要抵抗地区,苏联最高统帅部采取了各种紧急措施来保卫首都。
年4月,进攻莫斯科的德军伤亡人数达50万人,被苏联红军赶到了距离莫斯科100乃至350公里以外的地带。而苏联付出了伤亡和被俘70多万人的惨重代价,却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最后胜利。
在11月至12月,苏军进行了多次反突击,以重大的代价成功防御了德军对莫斯科的进攻,最终在12月5日朱可夫指挥的大规模反击中,德军被迫转入防御。12月底,苏军夺回失地,莫斯科保卫战以苏军大胜告终,德军损失惨重。1943年1月,苏军继续推进,莫斯科保卫战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
莫斯科保卫战前夕,朱可夫遇到最大的难题是什么?这个难题是如何解决的...
1、其次,朱可夫想尽办法与被围的苏军取得联系,要求他们不要犹豫,立刻组织突围。其实,他不能明说的是,通过突围牵制德军的突击力量,为巩固莫扎伊斯克防线,保卫莫斯科争取更多的时间。事后看,德军确实因围剿苏军拖后了进攻时间。
2、最让朱可夫头疼的问题是兵力不足,现在的部队根本无法有效地驻守136公里长的防线。最高统帅部竭尽全力从其他地方调集了14个步兵师,16个坦克旅,40个炮兵团,以解燃眉之急。与此同时,莫斯科几十万居民不分昼夜地构筑保卫首都的防御工事。
3、朱可夫决定不从正面反击,建议从侧翼反攻。一方面把德军牵制在中路,一方面从左右两翼反攻。朱可夫在反击前夕,再次向斯大林请求坦克部队增援,斯大林告诉他没有可供调动的坦克部队,但答应给他空军支援。12月5日和6日,朱可夫的部队从南、北两翼向德军发起反击,迫使德军撤退了。
4、军事上的坚壁清野,所指的就是面对敌方侵略时,将周围能够利用的物资全部收拢,拿不走的便就地毁坏,坚决不给敌人以战养战的机会。实行这一方案的人,便是大名鼎鼎的朱可夫元帅。说的简单些,在寒冬到来之际,苏联军民已经将莫斯科周围的物资转移,这使得德军所面对的只有酷寒,伴随他们的也只有绝望。
5、而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德国在欧洲大陆腹地的戏剧性崛起,给早就习惯了“均势”的欧洲政治家们出了一个大难题。如何对待这个统一之后的德国,成了自德国统一以来对各国政治智慧的考验。
苏军在防御体系上怎么准备的?
摈弃消极保守的一线式防御,代之以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体系,以增强防御的稳固性。在西战略方向,西德维纳河、第聂伯河防线的主要防御地带刚被德军突破,苏军总统帅部大本营即着手新建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体系。
第三,大力组建和有效运用战略预备队,作为扭转战局的“撒手锏”。第四,根据战场实际,及时调整主要防御方向。第五,摈弃消极保守的一线式防御,代之以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体系,以增强防御的稳固性。第六,在以坚守防御为主的前提下,辅之以可能的机动防御。
此外,多瑙河、敖德萨、切尔诺维采等的建设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当时苏军也考虑过在边防军区纵深建立二线工事区,但计划是3-5年内安排。 按照规定,每个工事区应包括前沿阵地、作战警戒阵地和两个防御区,总纵深20公里,包括整个战术防御区。
采纳了朱可夫的计划。于是苏联红军开始在库尔斯克转入了积极的防御准备。在前沿阵地,苏联红军精心地设计他们的防御,构筑了数道防线,防御纵深超过100英里,整个防御体系由大量互相紧密配合的战壕、铁丝网、反坦克火力点和反坦克沟壕以及雷区组成,在德军最可能的进攻方向上,聚集了大量的兵力和火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